• 1. 北京誠志高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084);
  • 2. 清華大學玉泉醫院(清華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 老年病科(北京 100049);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癲癇是一種慢性腦功能障礙疾病,發病原因復雜多樣,然而70%~80%患者并沒有明顯的特征表型癥狀。為了能夠對癲癇患者進行精準治療,癲癇遺傳致病因素及其發病機制方面的研究備受關注。不同類型癲癇病癥被不斷發現與特定基因的突變密切相關,如SCN1AKCNA2、KCNT1、GABRA1、TSCs、CDKL5等等。因此,廣譜的抗癲癇藥物開發的難度很大。但傳統食藥材來源的植物性藥物或功效成分,如大麻二酚、烏頭堿和十二烯醛等,將為更加安全、有效的抗癲癇發作藥物的開發拓展思路。

引用本文: 賈黽澤, 喬燕燕. 癲癇遺傳性發病機制及植物性藥物治療的研究進展. 癲癇雜志, 2023, 9(6): 498-502. doi: 10.7507/2096-0247.202310002 復制

  • 上一篇

    補體在癲癇發病機制及靶向治療中的研究進展
  • 下一篇

    兒童熱性驚厥與微量元素相關性研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