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討和分析巨大聽神經瘤手術面神經保留技術。方法:在面神經監護的條件下,57例巨大聽神經瘤病人,采用枕下乙狀竇后入路,顯微外科切除腫瘤。術中觀察腫瘤與面神經的病理解剖關系,術后隨訪時間6個月至5年。結果:腫瘤全切除54例(94.7%),次全切3例(5.3%)。面神經解剖完整保留52例(91%),面神經解剖部分保留5例(9%)。結論:在有效的術中面神經功能監測條件下,出色的顯微外科技術以及對面神經解剖關系的充分認識是面神經解剖保留的基礎。識別不與腫瘤粘連的面神經腦干端或內聽道端,再沿面神經銳性分離腫瘤,是面神經解剖保留的技術關鍵。
目的 探討延髓腫瘤的治療策略,以達到最佳預后。 方法 回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2月19例延髓腫瘤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18例經外科手術治療和病理證實,1例通過影像學確診。 結果 12例血管網狀細胞瘤中,11例手術全切,1例手術次全切;2例室管膜瘤均手術全切;2例海綿狀血管瘤分別手術全切及伽馬刀治療;3例膠質瘤均手術部分切除。18例手術治療患者術后神經功能障礙明顯好轉者13例,無明顯變化者3例,2例因術后嚴重并發癥死亡;1例伽馬刀治療患者癥狀好轉。術后隨訪6~48個月,平均24個月。11例恢復工作,4例生活可自理,2例因腫瘤復發死亡。結論 術前通過MRI檢查、術中神經電生理監測及熟練的顯微外科技術是外科治療優勢,伽馬刀治療延髓較小腫瘤有著損傷小的優點,因此制定合理的治療策略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質量。
As the intensity of clinical and research work is high, teaching is gradually paid less attention to and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cannot be ensured. In this context, a full-time teaching position is set up in West China Hospital which is taken responsibility by qualified clinician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by strict management and omni-directional teaching. We introduce the setting and running of the full-time teaching position in West China Hospital in this paper.
目的 探討影響巖斜區腦膜瘤(PCM)預后的相關因素。 方法 回顧分析解放軍452醫院2005年9月-2009年6月及四川大學華西醫院1999年9月-2009年2月11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及隨訪結果,通過單因素生存分析及Cox比例風險模型分析探討影響PCM預后的相關因素。 結果 單因素生存分析發現8種相關因素影響PCM患者的預后,但Cox多因素分析僅發現腦干T2像高信號(OR=5.54,P=0.012)、腫瘤侵入腦干(OR=5.10,P=0.034)、病理高級別(OR=4.03,P=0.011)這3種因素有統計學意義。 結論 腦干T2像高信號、腫瘤侵入腦干、病理高級別可影響巖斜區腦膜瘤患者的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