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討急性心肌梗死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術后患者梗死區心肌存活性對左室重構及功能的影響。 方法 2006年2月-2010年12月208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診PCI術后的患者接受靜息狀態下18氟-脫氧葡萄正電子斷層顯像進行心肌代謝顯像檢查,根據基線梗死區心肌有無存活分為兩組,同時進行超聲心動圖檢查,評價左室壁運動、左室射血分數,左室舒張末內徑、左房內徑及舒張期二尖瓣血流速度峰值的比值。血運重建術后12個月隨訪超聲心動圖,觀察梗死區心肌存活狀態對于左室重構以及心功能的影響。 結果 PCI術后12個月,有存活心肌組左室射血分數(46.7 ± 6.98)%高于無存活心肌組(45.1 ± 7.12)%,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有存活心肌組左室舒張末期內徑(53.17 ± 3.89) mm小于無存活心肌組(55.46 ± 4.75) mm,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左房內徑及舒張期二尖瓣血流速度峰值的比值兩組隨訪時均無明顯變化。 結論 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治療后的患者,在有存活心肌的情況下,心功能改善明顯;而梗死區無心肌存活的患者,12個月后,心功能減低,左室重構更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