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總結成都市某男男性行為人群(MSM)中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合并其他傳染病的情況,為科學防治艾滋病提供依據。 方法 2010年1月-12月,采用網絡、現場、活動場所收發調查問卷,用Excel統計結果數據。 結果 共調查104例艾滋病患者,合并肝炎感染者11例(10.58%),其中乙肝病毒感染者8例(7.69%),丙肝病毒感染者3例(2.88%);合并性傳播疾病感染61例(58.65%),其中梅毒感染26例(25%),尖銳濕疣感染者17例(16.35%),生殖器皰疹感染者10例(9.62%),淋病感染者2例(1.92%),沙眼衣原體感染者4例(3.85%),生殖道支原體感染者2例(1.92%);合并真菌感染者87例(62.14%),其中耶氏肺孢子菌感染者6例(5.77%),馬爾尼菲青霉菌感染者2例(占1.92%),隱球菌感染者5例(4.81%),組織胞漿菌1例(0.96%);合并結核感染者23例(22.12%)及非結核分枝桿菌3例(2.88%);病毒感染14例(13.46%),全部為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寄生蟲感染(弓形蟲)1例(0.96%)。 結論 在MSM人群中HIV患者性傳播疾病感染比例高;真菌感染率高;結核感染率高;HCV感染和弓形蟲感染率低。
目的 探討甲型H1N1流感不同臨床類型及不同階段C反應蛋白(CRP)動態變化特征。 方法 回顧性分析2009年5月10日-2010年1月18日實驗室確診的271例甲型H1N1流感住院患者不同臨床類型、疾病不同階段CRP動態變化情況。 結果 甲型H1N1流感患者感染初期CRP較正常升高,且升高程度隨著病情的加重而更明顯;CRP在治療第3天即明顯下降或接近正常,其動態改變在不同疾病嚴重程度組間無明顯差異;有臟器功能損害者CRP較無臟器功能損害者明顯升高;多個臟器損害CRP較單一臟器損害組明顯升高。 結論 甲型H1N1流感CRP升高程度可間接反映其疾病嚴重程度和臟器功能損害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