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討實習護士銳器傷發生情況及影響因素,為制訂降低實習護士銳器傷政策提供依據。 方法 2012年3月,針對333名臨床實習護士進行問卷調查;采用SPSS軟件對銳器傷年發生率進行單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結果 共322名實習護士完成調查,銳器傷年發生率50.0%,發生頻率為1.3次/人年。最近一次發生銳器傷時,僅6.5%上報登記。單因素分析顯示,本科生、學校課程未針對預防銳器傷進行培訓,臨床實習帶教老師未進行預防銳器傷培訓的實習護士,其銳器傷發生率更高。在臨床實習可能接觸患者血液和體液的操作中,帶手套的頻率越高,銳器傷發生率越低;注射完成后,回套針帽的頻率越高,銳器傷發生率越高。多因素分析表明,本科實習護士發生銳器傷的風險高于中專或大專實習護士[OR=4.603,95%CI(2.241,9.443)];注射完成后,回套針帽頻率增加,發生銳器傷的風險增加[OR=1.672,95%CI(1.032,2.729)]。 結論 在教學和臨床實踐過程中,針對實習護士,尤其是本科實習護士,應進一步加強培訓,杜絕回套針帽現象;并進一步健全現有銳器傷上報登記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