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gigg0"></table>
  •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關鍵詞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關鍵詞 包含"面部黑痣" 1條結果
    • 耳背帶軟骨膜皮片移植修復面部黑痣切除后缺損創面

      目的探討耳背帶軟骨膜皮片(perichondrial cutaneous graft,PCCG)移植修復面部黑痣切除后缺損的效果,并比較不同部位的療效差異。 方法2008年2月-2012年10月,收治29例面部不同部位黑痣患者。男11例,女18例;年齡3~25歲,中位年齡11歲。其中上瞼黑痣5例,鼻部黑痣15例,面頰部黑痣9例。黑痣范圍1.2 cm × 1.0 cm~4.0 cm × 2.2 cm。黑痣切除后采用PCCG移植修復創面,移植皮片范圍為1.5 cm × 1.5 cm~4.2 cm × 2.5 cm。隨訪時患者對受區局部顏色、瘢痕增生、平整度的滿意程度進行評分,比較不同部位治療效果。 結果術后耳背PCCG全部成活。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7~15個月,平均10個月。29例PCCG移植至受區后顏色匹配好,無明顯色素沉著, 瘢 痕增生輕微,其中鼻部皮片平整度良好,眼瞼皮片平整度稍差。療效滿意度評分比較顯示,在顏色方面3個部位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gt; 0.05);在瘢痕增生方面,鼻部評分顯著高于面頰部和上瞼(P lt; 0.05),面頰部和上瞼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gt; 0.05);在平整度方面,面頰部和鼻部評分顯著高于上瞼(P lt; 0.05),面頰部與鼻部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gt; 0.05)。總體評分:面頰部和鼻部評分顯著高于上瞼(P lt; 0.05),鼻部評分也高于面頰部(P lt; 0.05)。 結論耳背PCCG移植修復面部黑痣切除后缺損具有與受區良好的顏色匹配,在修復鼻部黑痣切除后缺損時瘢痕增生和平整度方面也令人滿意。

      發表時間:2016-08-31 04:05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 <table id="gigg0"></table>
  • 松坂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