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比較肝細胞癌和肝血管肉瘤患者的預后,并基于肝血管肉瘤患者人群建立并驗證影響其預后的列線圖模型。方法計算機檢索 Surveillance,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SEER)數據庫,搜集病理學診斷確診的肝血管肉瘤患者及肝細胞癌患者資料,檢索時限為 2004~2016 年。將肝血管肉瘤患者和肝細胞癌患者采用傾向性評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按 1∶3 匹配后,采用生存分析方法比較兩組的預后。在肝血管肉瘤人群中,按 6∶4 隨機分為訓練組和驗證組,依據訓練組樣本建立列線圖模型,并分別計算 C 指數,評估模型擬合效果。結果最終納入肝細胞癌患者 630 例,肝血管肉瘤患者 210 例。肝細胞癌患者的三年生存率為 18.4%,中位生存時間為 5 個月;肝血管肉瘤患者的 3 年生存率為 6.7%,中位生存時間為 1 個月。肝血管肉瘤組的總生存率顯著低于肝細胞癌組(P<0.001)。列線圖預測模型內部驗證 C 指數為 0.751,外部驗證 C 指數為 0.737。結論肝血管肉瘤組的總生存率顯著低于肝細胞癌組,依據年齡、性別、種族、轉移情況、手術方式和有無化療建立的列線圖模型表現了良好的預測效果,可為預測肝血管肉瘤患者的預后提供依據。受納入患者限制,上述結論尚待更多高質量研究予以驗證。
目的通過回顧分析1例被誤診為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原發性乳腺血管肉瘤患者資料,結合國內外文獻,對乳腺血管肉瘤疾病特征及診治要點進行總結,提供臨床診治參考,避免誤診。方法回顧性分析該例患者的臨床表現、診療經過、輔助檢查及病理特點;檢索相關中英文文獻資料,綜合分析文獻報道病例特點。結果該例患者初始表現為乳房脹痛,查體可見乳房腫脹,彩超及鉬靶檢查考慮乳腺炎性病變,前2次病理活檢未提示惡性病變。腫瘤明顯長大突出皮膚表面后行第3次活檢確診。總結文獻報道病例資料,乳腺原發性血管肉瘤為罕見的乳腺惡性病變,手術為主要治療方式,無標準化療、放療及靶向治療方案。結論乳腺血管肉瘤惡性程度高,遠期生存率低,模仿了乳腺多種良性疾病的生長模式。乳腺彩超及鉬靶X線攝片無特征性改變,易延誤診治,病理活檢為確診依據。結合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確診后應盡早治療,可改善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