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討二代測序(NGS)技術在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CP)診斷方面的價值。方法對 2 例肺移植后 PCP 患者的痰液和肺泡灌洗液行 NGS 檢測,發現耶氏肺孢子菌感染,報告此 2 例患者的臨床資料、影像學特點、實驗室檢查和治療情況,并在 PubMed 上以關鍵詞“肺移植/實體器官移植”和“耶氏肺孢子菌”搜索并文獻復習。結果以關鍵詞“肺移植/實體器官移植”和“耶氏肺孢子菌”搜索共檢索到 6 篇相關文獻,其中病例報道 3 篇,共有 66 例肺移植患者合并耶氏肺孢子菌感染。PCP 臨床多表現為發熱、不同程度呼吸困難,影像學可顯示彌漫“磨玻璃”浸潤影,CT 是檢測 PCP 的敏感手段;聯合免疫熒光鏡檢/聚合酶鏈反應/血清 1,3-β-D-葡聚糖可有效提高微生物檢測準確率;此外,NGS 可快速、精確地確定致病菌,指導針對性治療,改善預后。復方磺胺甲基異噁唑(TMP/SMZ)為治療首選藥物,對于免疫抑制患者建議長期小劑量預防。結論PCP 好發于器官移植后免疫抑制的患者,NGS 可幫助快速精確診斷,TMP/SMZ 為治療首選藥物,治療應早期足量。
目的 探討糖皮質激素(簡稱激素,下同)是否可以降低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陰性耶氏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jirovecii pneumonia,PJP)患者的病死率。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9年4月—2022年4月在江西省人民醫院住院的93例HIV陰性PJP患者的臨床資料。按照動脈血氧分壓(the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in arterial blood,PaO2)是否大于70 mm Hg分為高低2組,分析病死率與基礎疾病占比、激素使用情況、機械通氣情況等因素之間的關系。結果 3年內診斷HIV陰性PJP患者共93例。基礎疾病主要為實體器官移植34例(36.6%)、風濕系統疾病26例(28.0%)、惡性腫瘤15例(16.1%)。93例患者中動脈PaO2≥70 mm Hg者共51例,PaO2<70 mm Hg者共42例。93例中19例行有創通氣、39例使用無創通氣、50例使用鼻導管吸氧。93例患者共病死31例,存活62例,總體病死率為33.3%。動脈PaO2≥70 mm Hg組HIV陰性PJP患者使用激素較不使用激素,病死率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動脈PaO2<70 mm Hg組HIV陰性PJP患者使用激素較不使用激素,病死率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 HIV陰性PJP患者,無論動脈PaO2高低,使用激素均不能提高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