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gigg0"></table>
  •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作者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作者 包含"王嘉毅" 1條結果
    • 干擾素相關基因芯片在預測干擾素治療慢乙肝患者療效中的應用探索

      本文旨在篩選干擾素(IFN)治療應答不同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間IFN通路的差異表達基因,明確IFN療效不佳的可能宿主因素,并探索干擾素功能分類基因芯片在預測干擾素治療CHB患者療效中的應用前景。從我院干擾素治療隊列中隨機選取有應答CHB患者(Rs)、無應答CHB患者(NRs)各3例,在健康體檢者中招募受試者3例,利用IFN功能分類基因芯片檢測Peg-IFN-α 2a治療前后CHB患者及健康對照者外周血單個核細胞(PBMCs)中IFN相關基因的表達水平。結果發現,與IFN治療前相比,治療后Rs組IFN通路相關的差異表達基因數量多于NRs組。與健康對照者相比,Rs和NRs在治療前的IFNG、IL7R、IRF1和IRF8均下調;CXCL10、IFIT1、IFITM1在Rs中上調;IL13RA1和IFI35在NRs中上調,IFRD2、IL11RA、IL4R、IRF3、IRF4、PYHIN1和ADAR在NRs中下調。Rs組與NRs組相比,IL15、IFI35和IFI44分子的表達分別下調4.09(t = 10.58,P < 0.001)、5.59(t = 3.37,P = 0.028)和10.83(t = 2.8,P = 0.049)倍。綜上,在接受Peg-IFN-α 2a治療的CHB患者中,IFN功能分類基因芯片能通過檢測PBMC中的IFN相關基因表達水平評估治療后IFN通路的激活情況,可用于預測IFN療效;治療前CXCL10、IFIT1和IFITM1的高表達可能提示IFN療效良好;IL13RA1、IL15、IFI35和IFI44分子的高表達和IFRD2、IL11RA、IL4R、IRF3、IRF4、PYHIN1及ADAR分子的低表達可能提示患者IFN療效不佳。

      發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 <table id="gigg0"></table>
  • 松坂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