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gigg0"></table>
  •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作者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作者 包含"李文炯" 1條結果
    • 模擬失重對成年小鼠閃光視網膜電圖明視負波反應的影響

      目的觀察模擬失重對成年小鼠閃光ERG明視負波反應(PhNR)的影響。方法實驗研究。正常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48只隨機分成模擬失重組和對照組,每組再分為A、B、C 3個亞組,各亞組8只小鼠。模擬失重組A、B亞組懸尾時間分別為15、30 d,懸尾時間達到要求后,馬上對觀察指標進行檢測;模擬失重組C亞組懸尾30 d,在檢測指標前先恢復正常體位30 d。對照組A、B、C亞組小鼠分別保持正常體位15、30、60 d,然后同對應天數的模擬失重亞組一起進行實驗指標的檢測。行閃光ERG檢查,以基線到波谷為PhNR振幅并記錄;行閃光VEP檢查,記錄N1波峰時和P1-N1振幅。行水中逃生實驗,根據小鼠逃生時間量化評估小鼠整體視功能狀態。行OCT檢查,測量小鼠視網膜內層厚度。行視網膜石蠟切片,觀察小鼠視網膜結構。模擬失重組與對照組各亞組數據比較采用獨立樣本 t 檢驗。結果模擬失重組A亞組PhNR振幅較對照組A亞組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196,P<0.01);模擬失重組B、C亞組分別與對照組B、C亞組PhNR振幅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t=?1.976、0.285,P>0.05)。模擬失重組A、B、C亞組與對照組A、B、C亞組的N1波峰時、P1-N1振幅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模擬失重組A、B、C亞組與對照組A、B、C亞組視網膜內層厚度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t=?0.461、2.073、?0.402,P>0.05)。模擬失重組各亞組小鼠RGC層、內叢狀層、內核層、外叢狀層、外核層、橢圓體帶和RPE等結構均未見異常。模擬失重組A、B、C亞組與對照組A、B、C亞組小鼠逃生時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t=?0.637、?0.955、1.297,P>0.05)。結論短期模擬失重對小鼠閃光ERG的PhNR可能產生暫時的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但并不影響整體視功能。

      發表時間:2019-07-16 05:35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 <table id="gigg0"></table>
  • 松坂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