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gigg0"></table>
  •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作者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作者 包含"席修明" 1條結果
    • 肺切除術后低氧血癥

      在過去二十年間,麻醉技術和手術技術的改進使肺部惡性腫瘤患者的手術死亡率大大降低,但術后并發癥仍是主要問題。肺切除術后的常見并發癥是肺部并發癥[1],主要表現是低氧血癥,尤其在肺功能減退的肺切除患者中發病率更高[2]。目前國內對低氧血癥的診斷缺乏統一的診斷標準,一些作者采用Russell等[3]提出的標準,吸空氣氧的情況下,患者動脈血氧飽和度(SpO2)≤92%,大于30 s就可診斷為術后低氧血癥。也有作者建議[4]將一次或以上血氣檢查PaO2lt;8 kPa或PaO2/FiO2lt;300 mm Hg(1 mm Hg=0.133 kPa)作為診斷低氧血癥的標準。30%~50%的術后患者可發生低氧血癥,一般認為這樣的低氧血癥是一過性的,對大多數患者是無害的[5]。但如果合并心腦或其他器官動脈硬化或其他原因的血管阻塞,這種低氧血癥就是很危險的[6]。常見低氧血癥的原因是肺萎陷不張和誤吸、心源性肺水腫、靜脈輸入液體過量、通氣血流比例失調和急性肺損傷/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LI/ARDS)[7],其中ALI/ARDS是肺切除術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8-10]。

      發表時間:2016-09-14 11:52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 <table id="gigg0"></table>
  • 松坂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