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gigg0"></table>
  •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作者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作者 包含"原野" 2條結果
    • 食管癌術后下消化道出血的診治分析

      發表時間:2016-08-30 05:46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外周途徑置管溶栓治療左髂靜脈壓迫并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分析

      目的總結3種不同入路途徑置管溶栓聯合髂靜脈腔內治療髂靜脈受壓綜合征合并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DVT)的臨床療效。 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2011年2月至2014年8月期間87例髂靜脈受壓綜合征并發急性髂股DVT患者經3種途徑(經小隱靜脈、經腘靜脈及經脛后靜脈入路)置管溶栓再行髂靜脈腔內成形術患者的臨床資料。 結果患者皆于術后72 h內下肢腫脹明顯消退,無手術死亡和癥狀性肺動脈栓塞發生。經小隱靜脈、經腘靜脈及經脛后靜脈入路的肢體消腫率分別為(77±13)%、(82±12)%及(77±18)%,3種入路間兩兩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再通率依次為(86.5±10.6)%、(92.0±7.7)%及(87.3±7.8)%,3種入路間兩兩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3組成功置管時間分別為(32.62±9.36)min、(42.79±13.30)min及(15.14±3.62)min,3種入路間兩兩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即與經小隱靜脈和經腘靜脈入路置管相比,經脛后靜脈入路置管耗時較短,且時間較穩定。本組所有左髂靜脈病變均予球囊擴張+支架置入。隨訪1~24個月,髂靜脈一期通暢率為100%。 結論置管溶栓聯合腔內治療是治療髂靜脈受壓綜合征合并急性下肢DVT的有效方法,經脛后靜脈途徑入路置管溶栓操作簡單、成功率高、時間短、術后并發癥少,能夠在基層醫院普及。

      發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 <table id="gigg0"></table>
  • 松坂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