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科技部, 工業和信息化部, 等. 關于印發《關于加強中醫醫療器械科技創新的指導意見》的通知(國中醫藥科技發〔2018〕11號). 2019.
|
2. |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 關于發布醫療器械分類目錄的公告(2017年第104號). 2017.
|
3. |
董燕. 基于本體的中醫臨床術語體系構建研究. 2016.
|
4. |
袁敏. 智能診療機器人模式下的“知情同意”研究. 2020.
|
5. |
王富春, 徐曉紅. 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創新教材中醫器械學. 北京: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022.
|
6. |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 中國醫療器械產業發展報告現狀及“十四五”展望. 北京: 中國醫藥科學技術出版社, 2022.
|
7. |
劉源. 基本醫保與商業健康保險賦能關系研究. 中國醫療保險, 2023, (10): 116-121.
|
8. |
黃萃, 羅思琪, 秦洪怡, 等. 我國醫療健康政府注意力的演變研究—基于改革開放以來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的內容分析. 情報科學, 2023.
|
9. |
國務院辦公廳. 《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 2022.
|
10. |
呂玲, 楊豐文, 黃明, 等. 改革創新, 全面推進中醫藥振興發展—《“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解讀. 天津中醫藥, 2022, 39(6): 681-683.
|
11. |
李佳. 北京亦莊企業數字中醫循經治療機器人獲批. 北京青年報, 2023.
|
12. |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醫療器械技術審評中心. 關于公開征求《中醫熏蒸治療設備注冊審查指導原則(征求意見稿)》等5項中醫類醫療器械注冊審查指導原則意見的通知. 2022.
|
13. |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醫療器械技術審評中心. 國家藥監局器審中心關于發布小針刀產品等7項醫療器械產品注冊審查指導原則的通告(2022年第43號). 2022.
|
14. |
周游. 美國FDA醫療器械開發工具項目的分析與思考. 中國醫療器械信息, 2023, 29(3): 1-3,146.
|
15. |
王姿英, 徐曉婷. 上海市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研究院揭牌. 中醫藥管理雜志, 2023, 31(11): 38.
|
16.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政策法規與監督司,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標準化工作辦公室. 國際標準列表頁. 2023.
|
17. |
2022年度醫療器械注冊工作報告. 2023.
|
18. |
國務院辦公廳. 關于印發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的通知. 2022.
|
19. |
科技部辦公廳. 關于印發《“十三五”醫療器械科技創新專項規劃》的通知(國科辦社〔2017〕44號). 2016.
|
20.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科技部. 關于印發《關于加強中醫藥健康服務科技創新的指導意見》(國中醫藥科技發〔2018〕10號). 2018.
|
21.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 關于印發中醫藥康復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實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國中醫藥醫政發〔2020〕4號). 2020.
|
22. |
工業和信息化部,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等. “十四五”醫療裝備產業發展規劃(工信部聯規〔2021〕208號). 2021.
|
23. |
國務院辦公廳. 關于印發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 2023.
|
24. |
宋旿一. 中醫診療器械行業的政策趨勢與治理對策研究. 中國衛生產業, 2019, 16(2): 168-170.
|
25. |
胡鏡清. 中醫醫療器械臨床試驗中的問題分析及其解決策略. 首都醫藥, 2011, 18(24): 4-5.
|
26. |
張啟明, 王永炎. 影響中醫診斷器械發展的理論問題. 環球中醫藥, 2018, 11(7): 1038-1041.
|
27. |
宋思敏, 郭揚, 郭義, 等. 中醫診療儀器的發展與思考. 中醫藥導報, 2021, 27(8): 71-74.
|
28. |
彭錦, 熊婕, 楊龍會, 等. 中醫“治未病”辨識評估類設備現狀分析. 中國公共衛生, 2019, 35(5): 538-541.
|
29. |
彭錦, 熊婕, 楊龍會, 等. 中醫治未病干預類設備的現狀分析. 重慶醫學, 2019, 48(7): 1180-1184.
|
30. |
弓偉, 張洪來. 基于專利數據挖掘的中醫脈診儀關鍵技術識別與趨勢分析. 中醫藥導報, 2022, 28(12): 68-73.
|
31. |
官佳麗. 經筋針刺器具的專利文獻計量學與共性結構研究. 2019.
|
32. |
張世祺, 孫宇衡, 咸楠星, 等. 中醫四診客觀化與智能化研究進展. 中醫藥導報, 2023, 29(6): 170-174.
|
33. |
陶雅文, 席強, 郭義, 等. 傳統電針儀存在的問題及發展方向. 上海針灸雜志, 2023, 42(4): 415-419.
|
34. |
楊麗曉, 侯正松, 朱思南, 等. 臨床工程師在醫療器械技術創新中的作用. 中國醫療器械信息, 2022, 28(10): 1-4,167.
|
35. |
李澍, 劉暢, 李佳戈, 等. 中醫醫療裝備質量評價思路探索. 中國醫療設備, 2021, 36(9): 28-30.
|
36. |
熊堉, 周唯, 閻雨, 等. 中國醫療器械臨床試驗機構備案現狀及分析. 癌癥, 2023, 42(2): 117-122.
|
37. |
陳澤林, 趙雪, 郭揚, 等. 中醫針灸標準化關鍵問題研究. 世界中醫藥, 2020, 15(7): 990-996.
|
38. |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醫療器械技術審評中心. 關于發布《醫療器械分類目錄》子目錄02、03、05、06、16、18、20相關產品臨床評價推薦路徑的通告(2022年第24號). 2022.
|
39. |
閆若瑜. 國家藥監局成立中醫器械標準化技術歸口單位. 中醫藥管理雜志, 2022, 30(12): 191.
|
40. |
王傳池, 楊燕, 胡鏡清, 等. 中醫藥標準化調研分析的現狀、問題與相關政策解讀. 中華中醫藥雜志, 2018, 33(9): 3776-3780.
|
41. |
陳少宗, 鞏昌鎮, 景向紅, 等. 論不同時期針灸國際化的基本規律—兼論針灸的后國際化帶來的思考. 中國針灸, 2022, 42(10): 1165-1169.
|
42. |
韓星星, 朱華旭, 唐志書, 等. 面向行業需求的中醫藥標準: 發展現狀與建設思考. 中草藥, 2023, 54(6): 1953-1962.
|
43. |
ISO. ISO 18746: 2016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Sterile intradermal acupuncture needles for single use. 2016.
|
44. |
劉華東, 顧一煌, 黃瑩, 等. 中醫養生保健服務標準分類研究與思考. 中醫藥管理雜志, 2020, 28(22): 1-6.
|
45. |
ISO國際標準《中醫藥—玻璃拔罐具》發布. 天津中醫藥大學學報, 2021, 40(2): 187.
|
46. |
劉婷. WFAS標準《針灸技術操作規范拔罐》的研究與制定. 2022.
|
47. |
Zhang J, Peng Q, Yan J. Bibliometric analysis on research hotspots and evolutionary trend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pplica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agnosis.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2023, 6(2): 136-150.
|
48. |
周常恩, 趙文, 許鴻本, 等. 基于狀態辨識原理的名老中醫經驗智能傳承共性技術研究. 天津中醫藥, 2020, 37(12): 1321-1326.
|
49. |
汪南玥, 劉佳, 宋詩博. 基于人工智能的中醫多診合參技術研究現狀與展望. 中華中醫藥雜志, 2022, 37(1): 41-44.
|
50. |
趙文, 楊朝陽, 陰亞東, 等. 中醫診療芯片研發路徑. 時珍國醫國藥, 2023, 34(1): 227-230.
|
51. |
Tase A, Vadhwana B, Buckle P, et al. Usability challenges in the use of medical devices in the home environment: a systematic review of literature. Appl Ergon, 2022, 103: 103769.
|
52. |
XU XT, Tang HH, Sang Z. Development status and prospects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f medical devic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harmacol Res, 2021, 167: 1054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