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陸杰華, 劉芹. 中國老齡社會新形態的特征、影響及其應對策略—基于“七普”數據的解讀. 人口與經濟, 2021(5): 13-24.
|
| 2. |
李建偉, 吉文橋, 錢誠. 我國人口深度老齡化與老年照護服務需求發展趨勢. 改革, 2022(2): 1-21.
|
| 3. |
國家衛生健康委, 國家發展改革委, 教育部, 等. 關于進一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指導意見. (2022-7-18)[2022-12-4].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7/22/content_5702161.htm.
|
| 4. |
陸方, 劉瑞韞, 劉羽佳, 等. 基于多重制度邏輯的公建民營醫養結合機構治理策略研究. 衛生經濟研究, 2022, 39(10): 24-28.
|
| 5. |
李萌, 楊婷婷, 董四平. 我國醫養結合服務典型實踐模式、困境與對策. 華西醫學, 2021, 36(12): 1641-1648.
|
| 6. |
趙君, 王芳, 汝小美, 等. 我國居家社區醫養結合服務現狀研究—基于 34 家機構的定性訪談資料. 中國衛生政策研究, 2022, 15(8): 11-16.
|
| 7. |
佘瑞芳, 謝宇, 劉澤文, 等. 我國醫養結合服務發展現狀分析與政策建議. 中國醫院管理, 2016, 36(7): 7-9,66.
|
| 8. |
宋陽, 方律穎, 李星輝, 等. 醫養分離下老齡化服務供需矛盾現狀及形成機制推導. 中國初級衛生保健, 2019, 33(11): 11-14.
|
| 9. |
趙德余, 倪蘊哲. 醫養結合服務模式的運作邏輯: 一個系統動力學的視角. 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1, 39(3): 22-31.
|
| 10. |
黃佳豪, 孟昉. “醫養結合”養老模式的必要性、困境與對策. 中國衛生政策研究, 2014(6): 63-68.
|
| 11. |
王明珠, 馮運紅, 張憶雄, 等. 貴州不同類型醫養結合智慧化養老服務需求.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22, 42(19): 4838-4841.
|
| 12. |
黃凱, 盧永, 聶雪瓊. 我國醫養結合工作模式及健康促進理論的應用. 中國健康教育, 2022, 38(8): 763-767.
|
| 13. |
睢黨臣, 彭慶超. “白發浪潮”下我國醫養結合養老服務的發展困境與對策研究. 寧夏社會科學, 2016(4): 134-141.
|
| 14. |
胡雯. 健康中國背景下機構改革 助力醫養結合發展的方案構想. 行政管理改革, 2019(2): 48-56.
|
| 15. |
李長遠, 張舉國. 我國醫養結合養老服務的典型模式及優化策略. 求實, 2017(7): 68-79.
|
| 16. |
鄭函, 王夢苑, 趙育新. 我國“醫養結合”養老模式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分析. 中國公共衛生, 2019, 35(4): 512-515.
|
| 17. |
劉清發, 孫瑞玲. 嵌入性視角下的醫養結合養老模式初探. 西北人口, 2014(6): 94-97.
|
| 18. |
馮玉瑩. “醫養結合嵌入式”養老模式的必要性、困境與對策研究. 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2, 39(2): 66-75.
|
| 19. |
袁莎莎, 劉思琦, 黃潔, 等. 我國居家社區醫養結合服務籌資政策分析. 中國衛生政策研究, 2022, 15(8): 17-23.
|
| 20. |
紀江明, 張樂天. 數字技術助力城市社區醫養結合發展路徑. 中國社會科學報, 2022-06-1(5).
|
| 21. |
陳春麗, 李橋興. 基于系統動力學模型的我國大健康產業鏈優化研究. 中國物價, 2022(5): 49-52.
|
| 22. |
于博, 韓躍紅, 孟慶紅, 等. 云南健康產業系統動力學模型研究. 衛生軟科學, 2022, 36(2): 20-25.
|
| 23. |
劉思琦, 袁莎莎, 路海英, 等. 健康治理視角下我國居家社區醫養結合服務治理功能的實現. 中國衛生政策研究, 2022, 15(8): 24-29.
|
| 24. |
封鐵英, 南妍. 醫養結合養老模式實踐邏輯與路徑再選擇—基于全國養老服務業典型案例的分析. 公共管理學報, 2020, 17(3): 113-125.
|
| 25. |
任宗偉, 劉傳慶. 基于 SD 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供應鏈服務質量模型研究. 企業經濟, 2019(9): 154-160.
|
| 26. |
沈雨辰. 醫養結合服務供應鏈協調控制研究. 廣州: 華南理工大學, 2021.
|
| 27. |
郝濤, 商倩, 李靜. PPP 模式下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有效供給路徑研究. 宏觀經濟研究, 2018(11): 44-53.
|
| 28. |
孫濤, 謝東明, 趙志榮. 養老 PPP 的服務模式與融資結構研究. 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20, 60(2): 167-178.
|
| 29. |
唐健, 何濤. 從“碎片化供給”到“協同性治理”: 利益相關者理論視域下社區“醫養結合”供給主體善治的邏輯重塑. 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2, 39(5): 52-59.
|
| 30. |
邱恒, 鐘小紅, 張遠妮, 等. 公立醫院參與醫養結合的模式探討. 中華醫院管理雜志, 2016, 32(12): 884-887.
|
| 31. |
王善鵬. 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合作的動力分析. 濟南:山東建筑大學, 2021: 38-59.
|
| 32. |
方律穎, 宋陽, 李星輝, 等. 上海市醫養整合系統的人力與床位供需仿真模擬—基于因果關系模型構建. 中國初級衛生保健, 2020, 34(9): 19-22.
|
| 33. |
李星輝, 方律穎, 宋陽, 等. 上海市醫養整合人力與床位供需仿真模擬—基于系統動力學模擬干預研究. 中國初級衛生保健, 2020, 34(9): 23-26.
|
| 34. |
王景榮, 崔偉芳, 王燦友. 基于 TISM 模型與 MICMAC 分析的醫養結合服務供給影響因素研究. 中國衛生事業管理, 2022, 39(9): 712-7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