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石景芬. 醫患關系評估模式研究. 成都: 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9: 112-131.
|
| 2. |
張大慶. 醫學人文.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6: 1-151.
|
| 3. |
司秀麗. 當前高校多媒體輔助教學的現狀與對策. 亞太教育, 2016(12): 180.
|
| 4. |
王亞蒙, 焦明麗, Anastasia Gamburg, 等. 基于引文可視化分析軟件的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熱點追蹤. 中華醫學教育雜志, 2019, 39(1): 22-26.
|
| 5. |
萬學紅, 張肇達, 李甘地, 等. “全球醫學教育最基本要求”的研究與在中國的實踐. 醫學教育, 2005(2): 11-13.
|
| 6. |
殷小平, 蘇博, 劉鑒汶, 等. 國外醫學人文教育課程計劃的特點及啟示. 中國醫學倫理學, 2002, 15(6): 25-26, 29.
|
| 7. |
崔新萍, 師秀. 醫學人文學科建設與醫學人文教育研究. 新疆職業大學學報, 2010, 18(6): 1-3, 17.
|
| 8. |
李凱軍, 崔榮軍, 胡江平. 新形勢下醫學人文教育面臨的問題及對策. 醫學與社會, 2013, 26(3): 89-90, 94.
|
| 9. |
張威, 孫宏亮. 我國醫學人文教育研究的現狀及走向—近十年醫學人文教育研究綜述. 醫學與哲學, 2017, 38(13): 52-54.
|
| 10. |
劉虹, 任元鵬. 醫學人文若干概念的詮釋—結構主義哲學的視角. 醫學與哲學, 2010, 31(21): 53-55.
|
| 11. |
張俊. 當下高等醫學人文教育的困境與出路. 醫學與哲學, 2011, 32(15): 64-66.
|
| 12. |
李芳, 李義庭, 劉芳. 醫學、醫學教育的本質與醫學人文精神的培養. 醫學與哲學, 2009, 30(19): 66-68.
|
| 13. |
王琳. 中外醫學人文教育的比較及啟示. 醫學與哲學, 2009, 30(13): 71-72.
|
| 14. |
冼利青. 從人文學在醫學中的價值作用和新醫改的需要探索醫學人文教育. 醫學教育探索, 2010, 9(5): 583-586.
|
| 15. |
劉東梅, 雷紅艷, 范菲菲, 等. 我國醫學院校醫學人文教育面臨的問題及對策. 中國醫學倫理學, 2011, 24(6): 795-796.
|
| 16. |
劉單單, 李永春, 張槊, 等. 基于文獻分析的我國醫學人文素質教育研究. 中國醫學倫理學, 2016, 29(6): 1073-1075.
|
| 17. |
許嘉璐. 論醫學與人文的對話. 中國醫學人文, 2017, 3(9): 5-8.
|
| 18. |
曾益新. 大力推進醫學人文建設. 中國醫學人文, 2017, 3(9): 10-11.
|
| 19. |
張雁靈. 健康中國與醫學人文建設. 中國醫學人文, 2017, 3(9): 12-13.
|
| 20. |
Likert R, Roslow S, Murphy G. A simple and reliable method of scoring the thurstone attitude scales. Pers Psychol, 1993, 46(3): 689-690.
|
| 21. |
曾五一, 黃炳藝. 調查問卷的可信度和有效度分析. 統計與信息論壇, 2005, 20(6): 11-15.
|
| 22. |
石景芬, 王星月, 張樂莉. 教學雙方對畢業后醫學教育階段帶教師資需求的比較研究. 中國衛生事業管理, 2011, 28(9): 701-7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