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骨科(成都? 610041);
寧寧, Email: lzheng2005618@aliyun.com
Export PDF Favorites Scan Get Citation

目的  探討采用調整顱骨牽引角度治療頸椎關節突交鎖型骨折的可行性以及療效。 方法  采用歷史對照的方法,選擇 2013 年 12 月—2015 年 12 月入住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骨科的 100 例頸椎關節突交鎖型骨折患者,根據時間先后分為對照組(2013 年 12 月—2014 年 12 月)和試驗組(2015 年 1 月—12 月),每組各 50 例。對照組采用傳統持續中立位,試驗組則采用先過屈性牽引再過伸性牽引的方法進行顱骨牽引。比較采用不同牽引方法后,患者的疼痛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評分、牽引復位率和復位時間。 結果  試驗組牽引后 24、48、72 h VAS 評分分別為(4.20±1.68)、(3.70±1.43)、(2.00±1.04)分,對照組分別為(5.60±1.94)、(4.90±1.63)、(3.20±1.55)分,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頸椎脫位的復位率分別為 84.0% 和 62.0%,復位時間分別為(8.1±0.5)、(14.2±0.6)d,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頸椎關節突交鎖型骨折患者采用改良、調整顱骨牽引角度治療頸椎脫位,與持續中立位顱骨牽引相比,患者在疼痛控制、復位率、復位時間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具有臨床推廣意義。

Citation: 李曄, 寧寧, 屈俊宏, 王艷瓊. . 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 2017, 32(3): 428-430. doi: 10.7507/1002-0179.201606105 Copy

Copyright ?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 of West China Medical Publisher. All rights reserved

  • Previous Article

  • 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