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藍慧蘭, 王首紅, 黃碧靈, 等. 三種呼吸機濕化管道系統對人工氣道濕化的效果[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08, 24(1A):1.
|
| 2. |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Respiratory Care, Restrepo RD, Walsh BK. Humidification during invasive and non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2012[J].Respir Care, 2012, 57(5):782-788.
|
| 3. |
孫穎, 席淑新. 人工氣道濕化液和濕化方式的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 2012, 26(16):1441-1444.
|
| 4. |
藍惠蘭, 黃碧靈, 王首紅, 等. 不同呼吸機濕化管道系統護理成本分析[J].護理學報, 2007, 14(6):1-4.
|
| 5. |
呂用曉. 呼吸機濕化裝置更換周期的研究進展[J].醫療裝備, 2014, 27(7):16-17.
|
| 6. |
郭慧榮, 刑慧萍, 汪慧才. 改良式呼吸機濕化罐注水法的效果評價[J].兵團醫學, 2010(3):73-74.
|
| 7. |
陳麗萍. 多種氣道濕化方法濕化效果的比較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1, 8(12):3-5.
|
| 8. |
陳鳳佳, 曾勉, 盧桂芳, 等. ALI/ARDS患者無創正壓通氣不同濕化方式選擇的研究[J].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志, 2010, 9(1):57-60.
|
| 9. |
陳潔, 曾維燦. 輸液器改進呼吸機濕化器加水方法的研究[J].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4(7):995-997.
|
| 10. |
楊曉容. 三種氣道濕化方法的效果觀察及研究[J].四川醫學, 2011, 32(4):610-612.
|
| 11. |
李小珍, 王英. 提高無創呼吸機濕化效能的護理進展[J].護理研究, 2011, 25(12):3115.
|
| 12. |
唐夢琳, 張順基, 楊翠. 機械通氣帶加熱絲呼吸回路濕化效果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 2011, 26(13):1202-1204.
|
| 13. |
張傳靜. 機械通氣患者氣道濕化影響因素的研究現狀[J].臨床薈萃, 2013, 28(11):1305-1308.
|
| 14. |
俞森洋. 現代呼吸治療學[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2003:427.
|
| 15. |
朱雅竹, 劉璐, 蔣亮. 吸入性損傷氣管切開患者人工氣道管理[J].華西醫學, 2016, 31(8):1420-1422.
|
| 16. |
趙玉, 陳叔媛, 劉玉華. 呼吸機霧化液不同加入方式與呼吸機相關肺炎的研究[J].河北醫學, 2009, 31(16):2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