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建軍, 高峰, 劉舒佳. 地震后脊髓損傷患者的救治與康復[J].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08, 14(7):602-605.
|
| 2. |
丘衛紅, 郝元濤, 鐘興, 等. 脊髓損傷患者康復期生存質量的研究[J]. 中國康復醫學雜志, 2009, 24(12):1095-1099.
|
| 3. |
吳映華, 蔡穎, 周莉, 等. 綜合康復治療脊髓損傷患者的療效觀察[J]. 中國現代醫學雜志, 2010(10):1581-1584.
|
| 4. |
中華醫學會. 臨床診療指南·物理醫學與康復分冊[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7:8.
|
| 5. |
鄭彩娥, 王元姣, 王雅莉. 康復健康教育對脊髓損傷患者康復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 中國康復醫學雜志, 2013, 28(7):665-667.
|
| 6. |
張松枝, 吳國華. 長期住院臥床患者皮膚壓瘡的護理效果觀察[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3, 6(1):95-96.
|
| 7. |
徐基民, 李建軍, 魏鵬緒, 等. 脊髓損傷患者的肺功能變化[J]. 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 2007, 29(12):811-814.
|
| 8. |
王親華, 陳巖, 高瑩, 等. 間歇導尿技術配合膀胱功能訓練在神經源性膀胱的應用研究[J]. 中國民康醫學, 2012, 24(2):195, 214.
|
| 9. |
孔容冰, 陳秀英, 鐘麗容. 長期臥床便秘患者的護理管理模式探討[J]. 中國康復醫學雜志, 2008, 23(12):1125-1126.
|
| 10. |
潘潔. 早期康復治療可有效提高脊髓損傷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J]. 中國實用醫藥, 2010, 5(3):240-241.
|
| 11. |
林志偉, 練振堅, 符俏. 膝踝足矯形器對完全性脊髓損傷患者的康復作用[J]. 海南醫學, 2013, 24(10):1465-1467.
|
| 12. |
匡靜之, 張泓, 李景興, 等. 脊髓損傷后神經源性膀胱臨床治療與機制的研究探討[J]. 中國中醫急癥, 2013, 22(2):267-269.
|
| 13. |
范小莉. 隨訪干預對脊髓損傷患者康復的影響[J]. 當代醫學, 2011, 17(32):118-120.
|
| 14. |
張云明, 馮尚武, 吳奇勇, 等. 輔助器具對脊髓損傷患者ADL能力及心理功能狀況的影響[J]. 中國康復, 2013, 28(4):276-277.
|
| 15. |
劉穎, 林強, 遲東良. 35例汶川地震致脊髓損傷患者流行病學特征[J]. 華西醫學, 2009, 24(3):541-544.
|
| 16. |
黃錦文.作業治療從尋找意義開始[J]. 中國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 2005, 27(1):56-57.
|
| 17. |
黃錦文. 作業的創新使用[J]. 中國康復, 2012, 27(3):163-165.
|
| 18. |
屈云. 作業療法臨床設計及使用[J]. 中國現代臨床醫學雜志, 2006, 5(10):40-43.
|
| 19. |
吳軍發, 吳毅, 胡永善, 等. 脊髓損傷患者康復治療的療效觀察[J]. 中國康復醫學雜志, 2005, 20(5):358-359.
|
| 20. |
張榮國, 劉大立, 李雪紅. 致殘患者回歸崗位的回顧性分析[J]. 中國傷殘醫學, 2012, 20(10):28-29.
|
| 21. |
王際容, 敖麗娟, 周紅. 脊髓損傷常見并發癥康復護理[J]. 齊魯護理雜志, 2011, 17(11):100-101.
|